武进新闻网讯(记者 李晓艳)人才,是一座城市的灵魂;城市,是人才发展的沃土。
一座城市和人才的最好关系,是共同成长、互相成就。当人与城“相识”“相知”“相融”,城便会呈现更智慧的城市形态,人也与城更为互连。
人才是第一资源,“两湖”创新区建设,必须“强”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上,“强”在高能级的载体平台上,“强”在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上,“强”在高匹配度的人才供给上,“强”在高品质的人才生态上。这五个“强”,回答了武进作为“两湖”创新区核心区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。
激活“青年力量”,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涌流
去年5月,区委、区政府正式出台《武进区建设“长三角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区”实施意见》,着力打响“YOUNG HOO青年之城”城市名片,纵深推进“汇智、优创、港湾、乐享、国际”五大行动,让阳湖大地的友好底色、发展成色、青春亮色更加鲜明。
硬核新政解锁汇才聚智的“流量密码”。2022年,我区大力实施“武进英才计划”“引才合伙人计划”等项目,探索推行“一行业领域一人才”政策,创新出台集成电路、机器人、生物医药等人才专项政策;实施优秀青年干部人才“菁选计划”,面向“双一流”高校和海外名校,释放“武爱青才”的最强信号。实施“青才风筝线计划”,激发以才荐才、以才引才的“链式效应”,系列化举办“武进人才周”“青眼看武进”“名城名校合作行”等活动,以“强力磁场”汇聚“智力资源”。
让城市气质散发独特魅力,让城市温度吸引青年驻足。重磅推出“政策计算器”,集成惠企惠才政策2000余条,为青年人才及企业精准“画像”,加速政策兑现;发挥全省首个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作用,推出政策咨询、服务事项、社群活动等“点单式”服务;高标准建设长三角青年人才服务中心,推出政策咨询、服务事项、社群活动等,精准满足青年的“最需求”;统筹青年驿站、青年之家、联青服务站等阵地,全域布局“武青柠会客厅”,常态化开展“城市体验官”、交友联谊、公益志愿等活动,让城市与青年“热情相拥”,让青春与梦想“撞个满怀”。
瞄准“高精尖缺”,全方位锻造现代化人才队伍
人才短板,“短”在人才;“卡脖子”,“卡”在人才。因此,必须把培育战略人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,加快建设高质量青年科技人才队伍,努力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。
载体育才“展其长”。2022年,我区创新开展“博士后腾飞专项行动”,征图新视(江苏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公司与东南大学等高校开展研发合作,联合培养博士后人才,目前拥有在站博士后1名。
作为“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”“2021年度国家科技小巨人”,征图新视先后研发了卷料印刷品视觉类自动检测设备、单张印品机器视觉双面无损检测设备等五大系列30余种产品,在国内均为首次研发成功,打破了国内许多传统行业以人工肉眼检测分级的局面,在行业内树起了技术领先的典范。
作为新经济领域的代表,苏文电能深耕电力行业多年,秉承“向技术要竞争力、向技术要效益”的技术创新理念,建立起以“赫兹”“法拉第”“爱迪生”命名的三级培训学院体系。
“新员工、遇到技术瓶颈的老员工、管理干部分类参与新兵、金兵、尖兵学院培训课程,挖掘内部教学资源,全面推动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。”苏文电能行政总监何娟透露,培训靶向效应显著,截至目前,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26%,核心技术人员均参与取得相关专利和著作权。
企业和政府双向发力,越来越多产业工人正由“工”变“匠”,创新才智充分涌流。2022年,我区先后开展“智汇武进”、“技行武进”、“龙城英才计划”邀请赛等系列品牌活动,全年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99个。举办第十届长三角(武进)百校百企人才交流洽谈会和35场毕业生网络双选会,为1000多家企业和120多所省内外高校毕业生架起就业“云桥梁”,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.75万名。聚焦人才发展难点,全年走访121家领军人才企业,新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、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,招收博士后11人。
精心“筑巢引凤”,涵养“近悦远来”的人才生态
招才引智,引得来只是第一步,留得下、用得上才是关键。“留才在于‘拴心’,‘拴心’在于用心,只有用心服务,打通服务人才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才能让人才安心创新创业,才能提高人才归属感。”区委常委、区政府党组副书记、副区长,中以常州创新园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刘志峰如是说。
“一年前入驻西太湖,园区工作人员全程提供‘保姆式’服务,感受到的是温暖,看到的是希望。”作为“龙城英才计划”顶尖人才引进来常的杨光辉,现任江苏瑞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,研究成果国际先进、国内领先。公司首个自体皮肤细胞移植方案已获得学术和临床权威认可,上市后可填补国内空白。
楼上是酒店式公寓,楼下是健身房、共享厨房、私人影院,周末到湖边来顿户外烧烤……来自英国的尼尔用“类海外”这个词来形容西太湖国际人才社区。目前,社区入住率超52%,其中90%以上为外籍人士。
南临湖、北观园,坐落于“最美湖岸线”的蓝湾国际人才公寓于2022年12月底竣工交付。“最近有好几拨运营团队前来考察,不乏国际知名连锁酒店运营商。”项目经理汪华栋介绍。
2022年11月,科教城金凤凰人才公寓启用,首批100多人入住。除孵化中心、书吧、共享健身房、众创空间、路演大厅等硬件配套,社区还承载了引才育才、创业孵化和就业辅助等职能,让人才离梦想更近一步。
2022年,我区积极抢抓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机遇,全力打造“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标杆区、天下英才干事创业首选地”,“大手笔”投入打造人才公寓。截至目前,全区筹集建设人才公寓11719套,构建从“一张床”到“一间房”再到“一套房”的人才公寓供给体系,用心用情为人才创设高品质生活方式,全心全意为人才提供高质量价值实现环境。
下一步,我区将全面学习、全面把握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加速推动人才“第一资源”转化为“两湖”创新区高质量发展的“第一动力”,着力构建引才招才“强磁场”、不断优化育才用才“度量尺”、加快厚植成长成才“新沃土”,让人才创新创业源泉充分涌流、高质量发展活力竞相迸发,让更多“千里马”在武进竞相奔腾。
浩渺行无极,扬帆但信风。城市在进化,我们为梦想筑城。
厚植第一资源让“人才洪流”奔涌“两湖”
责编: 庄恩慧